• 张恨水:著名作家,他被57师的英勇事迹深深打动,写下了《虎贲万岁》一书,用文字记录了这段历史。
柴意新带领残部与日军展开最后的血战,最终壮烈牺牲。余程万突围后,历经艰难险阻,终于与援军取得联系。他的坚持,为常德的最终收复争取了时间。
11月29日,常德城破。57师的阵地被压缩到城内的几条街道。余程万在绝境中发出了一封电报,告诉上级,他们将战斗到最后一刻。12月3日凌晨,余程万召集部下,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——突围。他带着200多人突围出去,寻找援军,而柴意新则主动请缨留下断后。
常德保卫战虽然最终城破,但57师的8000名将士,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英雄赞歌。他们孤军奋战16天,打退了日军一次次进攻,让日军付出了惨重代价。这场战斗,不仅为中国军队争取了宝贵的时。
1943年11月,抗日战争进入关键阶段,湖南常德,这座战略要地,成为了中日双方争夺的焦点。日军集结5个师团的兵力,发动了常德会战,企图夺取洞庭湖畔的粮仓。而守卫常德的,只有第74军57师的8000名将士,他们被称为“虎贲”。
1943年11月18日,日军发动了对常德的进攻。57师的8000名将士在余程万的带领下,依托简陋的工事,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。日军的炮火如暴雨般倾泻,常德城在硝烟中摇摇欲坠。
“弹尽,援绝,人无,城已破。职率领官兵作最后抵抗,誓死为止。并祝胜利。”这封电报,短短数语,却重如千钧,它来自80多年前的湖南常德,一位中国将军在绝境中发出的最后呐喊。今天,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,感受那些被岁月遗忘的英雄壮举。
• 柴意新:169团团长,一位视死如归的英雄。他主动请缨留下断后,用自己的生命为战友争取了最后的希望。